環 球 迴 龍 大 格 局 底 定 八 方 天 馬 迎 紫 氣 東 來 ( 上 篇 ) — — 從 「 東 方 神 秘 學 」 看 世 界 一 盤 棋 2001年5月28日《東方日報》 二 十 一 世 紀 中 國 崛 起 於 世 , 國 際 上 有 所 謂 「 中 國 威 脅 論 」 , 意 指 中 國 興 盛 , 會 對 西 方 國 家 既 有 的 政 治 和 經 濟 利 益 , 構 成 莫 大 威 脅 。 其 實 , 這 是 一 套 此 消 彼 長 的 理 論 。 國 際 形 勢 瞬 息 萬 變 , 有 時 可 用 數 據 分 析 , 有 時 可 用 史 實 觀 照 , 有 時 可 憑 常 理 推 斷 , 有 時 可 憑 天 機 預 測 , 但 在 一 切 社 會 科 學 的 途 徑 之 外 , 推 論 國 際 形 勢 , 曲 徑 通 幽 , 還 有 另 一 門 論 證 的 方 法 , 這 就 是 「 東 方 神 秘 學 」 。 東 方 神 秘 學 , 絕 非 迷 信 , 而 是 中 華 民 族 積 聚 五 千 年 智 慧 、 研 究 破 解 宇 宙 自 然 之 謎 的 一 套 經 驗 和 方 式 。 近 年 來 , 西 方 國 家 對 中 國 的 神 秘 學 興 趣 有 加 , 風 水 、 氣 功 、 玄 學 , 在 歐 美 大 為 流 行 。 神 秘 學 與 科 學 , 完 全 可 以 並 存 、 互 補 、 相 濟 、 共 榮 。 中 國 當 代 玄 學 家 慧 緣 大 師 有 一 句 話 說 得 很 好 : 「 已 破 譯 規 律 的 存 在 , 是 科 學 ; 尚 未 能 解 釋 的 存 在 , 是 神 秘 。 神 秘 , 也 許 是 科 學 的 胚 胎 ; 科 學 , 終 究 是 神 秘 的 歸 宿 。 誰 能 把 神 秘 轉 化 為 科 學 , 誰 便 是 徹 悟 天 命 的 先 知 。 」
龍 脈 八 種 影 響 興 替
地 球 是 一 隻 大 水 球 , 圍 在 風 水 學 中 , 龍 脈 共 有 八 種 : 迴 龍 、 出 洋 龍 、 降 龍 、 生 龍 、 飛 龍 、 臥 龍 、 隱 龍 、 騰 龍 , 其 中 以 迴 龍 為 龍 脈 之 首 , 形 盤 勢 蟠 , 朝 宗 顧 祖 , 舐 尾 回 頭 , 首 尾 相 呼 , 是 為 風 水 中 的 第 一 龍 。 今 天 地 球 有 一 條 大 迴 龍 , 中 國 境 內 則 另 有 其 他 七 條 小 龍 , 迴 龍 轉 動 , 小 龍 呼 應 , 迴 龍 的 行 蹤 , 影 響 世 界 各 國 文 明 的 興 替 。 迴 龍 蟠 盤 在 地 球 , 龍 首 向 西 , 龍 尾 向 東 , 順 時 針 方 向 而 動 。 龍 首 探 伸 之 處 , 生 機 勃 發 , 到 了 龍 腹 抵 達 之 際 , 那 個 國 度 才 興 旺 發 達 , 直 至 龍 首 、 龍 腹 移 走 , 只 剩 龍 尾 之 時 , 那 個 地 方 就 會 由 盛 而 衰 。
人 類 有 文 明 六 千 年 以 來 , 一 條 迴 龍 繞
迴 龍 所 至 文 明 大 盛
迴 龍 徐 徐 西 進 , 龍 首 轉 越 過 地 中 海 , 探 向 西 歐 , 龍 腹 到 了 羅 馬 , 龍 尾 擺 掃 中 國 , 最 旺 盛 的 佳 地 , 變 成 羅 馬 帝 國 , 締 造 了 今 日 西 歐 文 明 的 基 礎 。 此 時 , 耶 穌 的 基 督
遠 東 衰 、 中 東 敗 , 此 消 彼 長 , 自 然 輪 到 西 盛 。 迴 龍 西 進 , 龍 首 探 入 了 大 西 洋 , 龍 腹 從 地 中 海 畔 的 羅 馬 帝 國 又 轉 移 到 西 歐 , 這 時 西 班 牙 和 葡 萄 牙 最 先 開 創 海 上 帝 國 , 哥 倫 布 遠 征 新 大 陸 , 麥 哲 倫 航 海 地 球 一 圈 , 再 繼 而 是 法 國 路 易 十 四 的 文 治 武 攻 的 盛 世 , 荷 蘭 海 上 帝 國 的 崛 興 , 英 國 維 多 利 亞 女 王 時 代 建 立 的 日 不 落 國 版 圖 。 相 對 之 下 , 中 國 文 明 開 到 荼 蘼 , 轉 入 明 朝 最 黑 暗 的 三 百 多 年 , 太 監 弄 權 , 昏 君 禍 國 , 然 後 外 族 入 侵 , 清 人 入 關 , 雖 有 康 雍 乾 的 小 陽 春 , 但 難 掩 道 光 割 地 賠 款 之 辱 。 西 歐 強 大 , 正 是 中 國 極 弱 之 時 , 八 國 聯 軍 瓜 分 中 國 , 這 個 時 候 , 迴 龍 漸 向 西 移 , 美 國 已 在 默 默 地 聚 養 生 息 , 等 待 一 個 光 輝 的 二 十 世 紀 。 環 球 第 一 龍 繼 續 繞
迴 龍 正 在 橫 跨 太 平 洋 , 龍 首 昂 向
光 輝 盛 世 二 度 降 臨 在 第 二 度 光 輝 到 臨 之 前 , 中 國 卻 屢 經 劫 數 。 清 末 遭 帝 國 主 義 列 強 入 侵 , 香 港 首 先 淪 為 英 帝 國 主 義 的 殖 民 地 , 繼 而 又 有 甲 午 割 讓 台 灣 、 義 和 團 庚 子 之 辱 。 民 初 軍 閥 混 戰 , 繼 而 日 本 侵 華 , 國 共 內 戰 , 中 國 陷 於 一 片 內 憂 外 患 , 黎 民 歷 盡 水 深 火 熱 的 痛 苦 。 一 九 四 九 年 , 毛 澤 東 領 導 共 產 黨 取 得 政 權 , 扭 轉 了 列 強 宰 割 國 家 的 局 面 , 「 毛 澤 東 思 想 」 秉 持 「 人 不 犯 我 , 我 不 犯 人 ; 人 若 犯 我 , 我 必 犯 人 」 的 強 硬 對 外 政 策 , 對 內 則 消 除 貧 富 極 度 懸 殊 , 也 清 除 了 封 建 時 期 遺 留 下 來 的 刁 民 , 又 以 「 寧 要 核 子 , 不 要 褲 子 」 的 頑 強 性 格 , 人 民 不 得 溫 暖 也 要 研 製 原 子 彈 , 一 方 面 令 全 國 陷 於 赤 貧 , 另 一 方 面 卻 奠 定 日 後 成 為 強 國 的 基 礎 。 以 當 時 形 勢 而 論 , 強 硬 應 付 外 侮 有 其 必 要 , 儘 管 要 付 出 很 大 代 價 , 形 勢 比 人 強 , 那 是 無 法 兩 全 其 美 的 抉 擇 , 也 是 歷 史 的 契 機 , 彷 彿 當 時 的 中 國 要 由 共 產 黨 收 拾 殘 局 , 大 亂 之 後 才 出 現 大 治 , 中 國 得 以 貧 窮 換 取 得 國 家 的 穩 定 。 及 後 經 過 鄧 小 平 和 江 澤 民 兩 位 領 導 人 深 化 經 濟 改 革 , 為 中 國 的 第 二 度 光 輝 打 下 了 穩 健 基 礎 , 並 且 以 「 一 國 兩 制 」 的 構 想 , 成 功 收 回 香 港 和 澳 門 的 主 權 。 從 歷 史 的 規 律 可 以 預 見 , 解 決 台 灣 統 一 問 題 , 也 是 遲 早 的 事 。 當 中 國 的 第 二 度 光 輝 到 臨 之 後 , 今 天 的 中 國 疆 土 , 北 自 黑 龍 江 , 西 至 天 山 , 南 至 海 南 島 , 已 由 三 千 年 前 的 小 中 原 , 擴 展 為 今 日 的 大 中 華 。 只 是 近 百 年 來 , 大 中 華 的 國 號 變 更 頻 仍 , 先 有 大 清 帝 國 崩 潰 , 中 華 民 國 建 立 , 後 來 又 有 蘇 維 埃 政 權 , 繼 而 中 華 民 國 播 遷 去 台 , 大 陸 另 建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。
一 世 紀 以 來 , 國 號 紛 亂 , 政 權 更 迭 , 將 來 大 局 既 定 , 步 入 大 中 華 紀 元 , 國 號 更 應 該 正 名 , 中 華 民 國 既 漸 成 歷 史 , 「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」 之 名 亦 嫌 累 贅 犯 駁 、 太 富 有 蘇 共 色 彩 , 應 該 回 復 堂 堂 正 正 正 的 「 中 國 」 ( China ) , 把 甚 麼 「 共 和 」 、 「 人 民 」 之 類 的 政 治 包 袱 去 除 掉 。 因 為 西 方 的 共 和 與 民 主 , 經 過 一 世 紀 的 殘 酷 試 驗 , 證 明 不 合 中 國 國 情 。 中 國 有 獨 特 的 環 境 , 還 有 待 哲 人 構 思 出 一 套 適 合 中 國 的 制 度 。 「 中 國 」 即 為 正 朔 , 如 此 則 兩 岸 再 無 爭 論 , 四 海 以 此 歸 心 , 因 為 大 家 都 認 同 「 中 國 」 這 個 聖 潔 而 永
地 龍 天 馬 各 安 其 位
全 球 風 水 大 格 局 由 迴 龍 的 脈 ( 本 文 分 上 、 中 、 下 三 篇 , 本 篇 為 上 篇 。 ) ■ 本 報 評 論 員 |